出現爆管、跑水等情況,第一時間精準定位,測算影響范圍,向市民發出預警,根據需要直接向附近的管網巡查車輛、人員下達工單指令;整合用水用戶、企業調度中心、水網維修、企業管理人員等多方數據反饋,使管理人員通過監測平臺便可感知水網瞬息變化,運籌千里之外……據了解,綜合市的供水系統即將迎來一次巨大的變革,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引入供水行業,“智慧水務”系統的建設將使城市供水走上“云端”。
目前,市城管執法局供水總公司正在積極開展數據收集、技術改造等前期準備工作,為我市“智慧水務”系統建設奠定基礎。
每個螺絲釘都將實現數據監管
“未來,供水管網設備上的每一個螺絲釘都將有自己的檔案,實現數據監管。”市城管執法局供水總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將來,在“智慧水務”的信息平臺上,每一處供水管網的埋深、口徑、生產年月都將有最精準的記錄,每一個供水設備的參數、水壓數據都將獲得最直觀的體現。同時,在整個水循環的每個過程中,都能進行全工藝流程的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的系統性覆蓋,無論是從企業管理層、運營調度層、或者是生產控制層,都可實現主動監控管理。
據了解,“智慧水務”其實就是利用IT系統和大數據服務手段,通過智能設備、實時感知水務狀態,采集水務信息,在此基礎上,建設統一公共管理平臺,對海量信息及時分析與處理,從而以更加精準、動態的方式對水源地、供水、用水節水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流程管理。其項目總體建設包括信息采集與傳輸、數據資源、業務應用系統、調度管控決策中心與系統集成建設多個方面,以信息安全、標準規范體系為保障,為水行政主管部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社會公眾、取用水戶提供服務。
可以說是利用海量的“大數據”,最終實現運營管理的“快準狠”。
“大數據”帶來的“貼身管家”
“智慧水務”系統為供水企業和廣大市民配備上“貼身管家”,從行業發展到細節服務,其包含的內容無所不至。
對企業而言,它可以幫助水務企業實現最佳的管理狀態,高效的利用水務設施資產,提升企業運營效率,通過更好的監測、采集、分析和輔助日常及應急決策,使水務資產能夠更加高效、長期和可靠的運行。
對供水行業而言,該平臺可以在整個水循環的每個過程中,實現對水質、壓力、流量、功耗等實時數據的采集,進行全工藝流程的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的系統性覆蓋;建立調度管控平臺,通過調度平臺可視化呈現運營狀況,提升企業針對突發狀況下的事件應急、事件聯動、事件處理的決策、管理和執行反應能力,提升綜合調度能力,實現供水調度的供需平衡和節能降耗,實現跨部門協同工作,提升管理和執行效率。
而廣大市民也將直接受益,依托“智慧水務”系統,享受更方便快捷的供水服務。
“智慧水務”系統建成后,市民可以在手機終端上,快速查詢自家的本月水費、對水表賬戶進行充值、查詢賬戶余額、查詢歷史賬單、查看充值記錄。還可以提供便捷的業務申辦功能,方便民眾申報用水故障、申請水表安裝、申請打印發票,查詢申請進度,還可通過業務投訴功能來向供水總公司提出意見。
同時,搶修搶險也將更加精準及時。未來,呼叫中心客服人員在接到客戶的電話水質、水壓、爆管投訴后,通過綜合調度管理平臺,客服人員可以準確定位投訴的地理位置,獲取投訴地點附近的實時出廠水、管網水數據(壓力、水質)、受影響的客戶范圍以及在附近作業的管網巡查車輛、人員,客服人員根據實時生產數據可及時向客戶做出解釋,并可根據需要直接向附近的管網巡查車輛、人員下達工單指令,工作人員如果在規定的時間沒有趕到現場或完成搶修,呼叫中心還將獲得反饋。從而改變以往人工尋找跑漏點時查找范圍大,搶修不及時等情況。
前期準備工作有序開展
今年,市城管執法局供水總公司已開展多項技改措施,引進先進技術,為“智慧水務”系統建設打下基礎。
為實現“智慧管理”數據的集中統一管理,提供集中統一數據應用,市供水總公司已全面啟動了106項新國標水質檢測認證工作,將水質檢測原來的常規標準42項增到106項,建立更加精準的水質檢測保障體系。同時,總公司投入了大量資金對原有的依靠人工管理檔案的模式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采用先進的檔案管理系統,對城市供水電子管網圖、各項生產技術資料進行電子錄入,建立了城市供水檔案信息數據庫;今年5月,“張家口供水”微信公眾服務平臺正式上線,用戶可利用微信進行水費查詢,及時了解水價政策、供用水知識、區域計劃停水信息及溫馨提示等,通過微信與供水企業交流;在智能水表應用方面,結合我市老舊小區建設情況,對新建樓房安裝遠傳光電直讀表,對大用戶水表安裝遠程抄表器,并對老舊小區、樓房進行“一戶一表”智能水表改造,進一步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同時,開展供水漏損管理工作,對全市用水量進行普查,對月用水量5萬立方米以上的大用水戶安裝在線流量監測儀,對進入用水戶輸水管道的瞬時流量和累計流進行數據采集,并通過信息網絡將采集的數據傳輸到大用戶實時監管信息平臺進行處理分析,通過水量平衡分析初步掌握供水管理系統中表觀漏損、實際漏損等分布現狀,為下一步開展漏水控制措施實施提供決策依據。并針對供水設備設施能耗高、設備老化、安全隱患大、工藝不合理的供水設施及管網進行全面摸查梳理、統計匯總、數據分析挖掘并實施技術改造,目前,通過北水源原東蓄滲水池技改工程,使其蓄水量達到了20000立方米左右,極大地提高了北水源綜合處理池的蓄水能力,南北泵房、監測站、五一路東泵站已在SCA鄄DA系統成熟應用下,實現了無人值守,遠程數據采集和現場設備運行情況實時監控,極大地提升了城市供水自動化管理水平。
此外,該公司結合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科技,加大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力度,舉辦培訓80余次1000多人次,為建設“智慧水務”培養科技管理人才提供了智力支持。
下一步,該公司將與專業機構合作,進一步加快我市“智慧水務”系統的建設。 |